很早很早以前,在邢台西南郊的七里河畔,农民为维持生计,利用广袤的滩涂地,放牧牛羊等牲畜,并开办起皮毛作坊。初以种田为主,兼营熟皮,男人熟皮,女人裁缝,后逐渐发展成常年加工,代代相传。
邢台皮毛业的兴起,可以上溯至元代中晚期,得益于“一条鞭法”赋役制度改革。“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新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税款征收。不仅可以有效地遏制地方官员从中舞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客观上却是刺激了渐渐萌生的商品经济的发展。
邢台的皮毛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农民获得部分自由,可以离开土地从事手工业,家庭熟皮业开始转为专营,皮毛生产获较快发展,交易活跃。
初始,七里河一带从事皮毛加工的村庄,主要集中在西北留、前留、中留、后留、王村,后又延深到毗邻的邓庄、李村、羊范、伍中等村。史称“顺德府四留一王村”。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四留一王村,皮毛最养人,学会全手艺,无地不为贫。”
据有关资料显示,邢台的皮毛加工业从明中晚期到民国初年,在大约三百多年时间里,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熟皮作坊已发展到四百余座,年加工裘皮四五百万张,成衣几十万件,交易额三百余万两。
皮毛交易市场主要集中在顺德府羊市街和牛市街一带。清康熙年间,自从西北留村路老王在羊市街开设“同慎和”皮店后,陆续又有“万顺”“福大”“广泰”“永茂昌”“日盛”“德益”“德昌”“永康兴”“兴太隆”皮店开业,史称“顺德府十大皮店”。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德、美、日、意、俄、波兰等外商,陆续来邢台收购皮货,许多著名的外资银行也纷纷在邢台设立分支机构,办理金融汇兑和结算。邢台的皮毛制品不仅销往北京、天津、武汉、广州等地,还转销欧美各国,每年皮货贸易总额高达白银1500万两左右,折合现代12亿元。
邢台皮毛制品,无论在产量和质量方面都已领先,为我国重要的皮毛集散地之一。据《河北省文史资料》记载,民国时期,河北省皮毛交易量占据全国总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中,石家庄辛集、衡水大营、保定留史的皮毛市场尚在起步阶段,而邢台皮毛业早已崭露头角,自然是河北的重中之重,堪称中国的皮都。
随着皮毛加工和销售规模的不断扩大,本地产的皮毛原料已经远远不足以满足生产需要,于是又催生出一个以收购和贩卖皮毛的生意大军,皮贩多达数千人。人们把眼光投到塞外蒙古牧场,开始从草原牧场购进大量皮料。
这样以来,邢台西部山区的大石头庄、崔路、贾乡、太子井、龙泉寺,东、西石门等地农民,也大多从事皮毛购销生意。每逢购销旺季,各路皮货运至邢台,海内外的皮货商也云集于此,经过筛选和分门别类后,又源源不断地发往全国各地,呈现交易繁忙、盛况空前的局面。
历史上,邢台皮贩到塞外蒙古草原采购皮料,需要翻越太行山,道路也算便捷。通往口外的道路有三四条,一是通过宋家庄川马岭关抵达昔阳,二是通过将军墓川黄榆岭关抵达昔阳,三是通过浆水川的支锅岭关抵达和顺,这三条在当时被称为官道。
另外一条是通过路罗川白岸的英谈路家骡马古栈道抵达和顺与左权,这是一条私家大道。邢台皮商雇用大批骡马和骆驼,经过太行山的这些大小关隘,出入杀虎口,往返于陕甘宁、内蒙与邢台之间,他们驮走邢台所产土布和汴绸等丝棉织品,换回大量贵重皮毛。
古代,这条连接关内与关外的贸易通道,也是晋陕冀等省农民走西口的主要道路之一。平时夹杂在商贸驼队之间的,不乏逃难的灾民,灾年尤甚。据相关史料记载,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发生过五次较大的人口迁徙,走西口即是其一。
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到口外谋生,或垦荒种田,或从商贸易,进而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西口,泛指长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杀虎口,陕西府谷口及河北独石口。关内来的人多在此交汇。闯过杀虎口,便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蒙古大草原,而黄河流经的河套地区正是走西口人群的终极目的地。邢台皮商去口外收购皮料,多数都到了河套地区,大都得到了同乡王同春的鼎力相助,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邢台皮毛市场在鼎盛时期的年交易额,达到千万两白银,生皮收购除少数产于本地外,主要来自西北的内蒙、河西走廊及青海一带,其中包括王同春掌控的后套地区,占交易总量的六成以上。
辛丑条约之后,随着京汉铁路建成通车,顺德府站成为有始发车和夜间停靠的大站,交通便利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邢台皮毛业的生产和销售,大批外商也纷至沓来,他们发现邢台制作的裘服质好价廉,如获至宝,争先恐后地抢购和定制。当时外商中的常客有,美国的“新泰兴”洋行、“和平”洋行、“古宝才”洋行,英国的“怡和”洋行及德国、俄国、波兰等国的商人。
那时与外国人做生意的皮店叫“洋庄”,“洋庄”生意一年多达一百万两白银,好年份可达一百五十万两。外销皮货受国际市场风云变化的影响,起伏较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日军侵华期间,“洋庄”货滞销,生意萧条,生皮店受到严重打击,经营内销相对稳定些。
一业昌,百业兴。由于皮毛业的兴旺,大大刺激和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邢台南关一带的几条大街上,除了目不暇接、鳞次栉比的生熟皮店外,很快建起一批钱庄、饭店、旅店、食品店、杂货店、戏楼等,其中还有专门用以接待外商的高档宾馆,如羊市街西头路南的宏泰酒楼等,常有外国人出人。
南关一带店铺林立,买卖兴隆,车水马龙,灯红酒绿,呈现一派繁华景象。邢台自古就有“好南关”之说,皮毛业为其增色不少。据有关史料记载,民国十八年(1929年),地方政府摊派的各种费款,皮毛行业就负担了百分之七十左右,素有“皮大头”之称。
七里河畔的皮毛之乡,又是一番风光。据西北留一位九十岁的老人回忆,每逢开市,村里还要请出戏班子搭台唱戏,鼓乐齐鸣,热闹非凡。
来自国内外的皮毛商,需要搭乘火车赶到邢台市区,再换乘轿车来到产区,最多时达三四十辆,从村口一直排到村中关帝庙。一般情况是五更来黄昏归,但遇到皮货紧张,他们还要等上几天。
一九三七年邢台沦陷后,日寇在这里成立了顺德府皮毛株式会社,把皮毛列为军用物资,不准老百姓经营,并且将各皮店和作坊的货物低价收购。大部分业主一夜之间变成贫民,一些人携款外逃,异地谋生。邢台的皮毛业遭受毁灭性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邢台皮毛业的兴起与繁荣
邢台皮毛业的兴起与繁荣
邢台皮毛业的兴起与繁荣
邢台皮毛业的兴起与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