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贴:0   查看:31
<<返回邢台吧
在顺德府好南关,羊市街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与号称邢台“小王府井”的西大街平行,是主营皮毛加工零售的繁华街市。在明清时期,这里是全国最大的皮毛集散地。来自陕甘宁青内蒙的皮毛商贾赶着大车,牵着骆驼,将那里的各色兽皮运到羊市街加工制作,再将成品如熟皮裘衣、毛毡、毛衣等带回原地或出口海外。

仅光绪十一年(1885年),欧美商人来邢台收购皮货年贸易额达1200万两白银。至清末民初羊市街、羊市道还有生、熟皮作坊及门店百余家。其中“同顺和”“同慎和”“万顺”“广泰”等十大商号享誉国内外。

羊市街和羊市道至今仍有不少临街大门为大圆券门或方形大门。它们多是皮毛作坊或经营门店。现在人们称羊市道几处翻修大院为“布袋院”,其实就是几进的院落,如两进、三进或五进院等。想象一下,如果把它们竖起来,岂不是现在的“小高层”吗?这在当时也算是很“时髦”了。

现在,羊市街有几座院落已被市政府列为古建筑保护单位。我们就先把镜头聚焦其中的一座路南的李家大院,一探究竟——

好一座灰砖石基的圆券门,那作为基础的青石外面已磨出了“包浆”。灰砖也不少中空或脱落,但它那门券仍威严地挺立着,门墙内的两扇大门厚重结实,右半扇中下方还挖了一扇可过一人的小门,以便在关上大门后单人仍可出入。

进门后是一个方形大院,东西两边各有几口大水缸,水缸后面靠墙是十几个大木板,上面钉着熟好的牛羊等动物皮。一进院,那腥臭的皮毛味道扑鼻而来。只见这边两个伙计正把一整张牛皮泡进一口大水缸里,用肥皂刷洗皮子内边,然后用皮硝、皂角和黍米粉搅拌均匀后,将皮子再放进去浸泡数日,这叫“沤皮子”。

那边另外两三个伙计正在把已沤好的兽皮从大缸中提捞出来,摊开铺平,钉在一张大木板上,一个伙计说:“拽平整了再钉住。”这张皮子已被软化且非常干净,这叫“熟皮子”——这原来是一个“熟皮子的作坊”。

皮子熟好晾干后,放到东院张挂起来销售。这东院是与“熟皮子作坊”紧挨着的另一处大院,临街五级台阶,也是一个大圆券门。门里西侧是门房,东侧是间厕所。下3个台阶,东西是廊房,熟好的皮子,就挂在东西廊的墙上或吊在房顶上,金黄色的是牛皮,雪白色的是绵羊皮,灰色是野兔皮,还有狐狸、灰狼等兽皮五光十色、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往前走上3个台阶是穿堂屋,中间通向里院,东侧是账房屋,西边是掌柜室。记得幼时,西院沤、熟皮子的味大呛鼻,我多在东院玩耍,冬季皮毛暖和,则躺在上面翻滚。

春节时,账房屋会收到各商铺、门店送来的贺年卡,信封样大小对折,内边是竖着用毛笔写上“×××恭贺×××新年大吉,恭喜发财”等之类的恭贺语,或印上牡丹、龙凤等吉祥图案并烫金包边,很是漂亮,我总是讨要几枚回去把玩。



由上述可以看出,李家大院不是一座大院而是两座,即西院是生产作坊,东院是销售门面,其后是主人家和伙计的住所。

西院一进院,即为沤、熟皮货的大院,正南五间抱厦(房屋前面加出来的房子,也指后面毗连着的小房子)两明柱的南屋是大伯一家的住所。这五间大南屋为三明两暗,中间为客厅,两厢为卧室。正门前有两根高大的明柱,明柱前面是3级台阶。

沿东卧室向东折向南方是条6尺宽的巷子,巷子西通二伯家,正南向东还有两个小院,是伙计们的住所。

在大伯南屋的后面有一东西通道通向二伯家的一个小门楼,灰砖黛瓦,木门石墩,进门是一小四合院,中间是通向二伯大院的中堂屋,此屋南面又是一个四方大院落,东西各摆放几口大缸,东西两边墙边木板上挂满了正在晾晒的各色皮货,院东侧有一口水井,正南即为比大伯南屋还要高大的三明两暗抱厦南屋,非常气派。只见木雕镂空窗棂,两明柱间垂花镂空藤蔓花卉木雕缠绕其中,门前是5级石台阶,整个南屋似一展开双翅的鲲鹏。

那销售皮毛制品的东院一进院也是二伯的门面。穿过堂屋中间,后面的院子也是李家的宅院,南屋三间亦为抱厦两明柱一明两暗的南屋,西边有一过道通向南面小院,为磨坊和茅厕。这所宅子院子比较狭窄,为防盗贼,在屋檐下都安装了“天罗网”,即铁丝网,并缀以风铃,稍有动静风铃便奏起“乐”来了。

我虽与大伯、二伯家同宗,但已出‘五服’,只因住在同一大宅里,来往较密,对他们尚有些了解。大伯、二伯未曾谋面,大伯有两个儿子,长子在包头市工作,次子曾在北京干活,后来回家,不知何事吃了几年牢饭,出来后又遇车祸去世,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其育有一子三女,均为普通百姓,其子现已花甲,仍独身一人。

二伯有一子两女,长子口吃,曾在西门里西头路北人民医院南门传达室工作,二伯次女为教师。记得20世纪80年代翻盖其中几间老屋时,有一椽子上毛笔写着“大清同治××年建”的字样。

同治即位为1862年,粗算起来,这些院子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了,从现存建筑规模来看,当年李氏祖宗必是艰苦打拼,才创下这片基业,真是不易,谁能料一百余年后,祖宗买卖基业衰败,后嗣亦无建树,也真是应了孟子老先生那句“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老话了。



历史沧桑,世事更替。家道兴衰可能自有其规律定数。然而,“耕读传家,诗书继世”仍为亘古不变的至理。虽说李家的荣衰让人唏嘘,但前面提到的堂姐却着实让人敬佩。

堂姐春亭,今年已90高龄,仍身体健朗。20世纪50年代在市二中学习,她学习努力刻苦,品学兼优,在高中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任校团委书记,后来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因家境贫困,仅上了一年大学就肄业回邢,后受聘母校任教。那时,堂姐有一老母在堂,需人照料,还有一侄子丧父跟着老母过活,自是生活拮据。堂姐在北京的一年中,仍在课余时间为侄子生活缝制衣物,纳底做布鞋。

堂姐有二子一女,长女医学院毕业分到邯郸工作,次子勤奋攻读,考入天津某大学,后考研读博,现为生物学博士。堂姐有一堂弟亦专心攻读,高中入团,20世纪60年代初考入北京某部属重点大学,其女在20世纪90年代初考入河北邮电学校,毕业后分配到邢台邮电局(现邢台联通)工作。一家中出了几多大中专生,这在羊市街的大院里尚未听说有第二家的。
0
回复

2024-9-12 21:24:39

使用道具

尚未登录

签到随机积分奖励
签到10天奖励
签到20天奖励
签到30天奖励

快速发帖

内  容:
高级模式
Image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FLASH MEDIA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