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贴:0   查看:66
<<返回邢台吧
红色暖光一打,肉类便呈现出艳丽的红色,难以辨别本来的色泽。近日,有市民致电“百姓热线”称,市场上一些商户使用着一种特殊的灯,只要灯光一打,食品便如同开了“美颜”,失去原本面貌。

11月23日,记者走访了本市各个超市、农贸市场、连锁生鲜店进行调查,发现确实有不少商户在使用“生鲜灯”给食品进行打光“美容”。

对此,相关部门回复,12月1日起,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生鲜灯”。

市民:食品被打上“美颜灯”

“鲜肉被灯光照得太红了,都不是它本来的颜色了。”当日,在钢铁北路一农贸菜市场的生鲜肉摊位前,有顾客看到过分鲜艳的鲜肉后,忍不住对摊主说。

记者注意到,该摊位上方挂着2个由红色灯罩包围起来的灯,即俗称的“生鲜灯”。在“生鲜灯”的照射下,生鲜肉显得尤其鲜嫩。

随后,在团结西大街一菜市场,记者看到,有些售卖生鲜肉和水果的商户也在使用“生鲜灯”。在一水果摊位上,西瓜在不同灯光的照射下,瓜瓤的颜色明显不同。

“这是同一品种的瓜吗?”记者问。“是同一品种,看着不同是灯光的原因。”该摊主坦言,“生鲜灯”照射下的瓜瓤会格外红,而在白色灯光照射下,瓜瓤就正常些。

记者又先后走访了中华大街、中兴大街、新华路等地的多家菜市场、商超、生鲜肉连锁店,发现无论是上规模的大型超市,还是普通农贸市场,甚至10多平方米的肉制品门店、水果门店,给肉类打光“美颜”、水果打光“提色”的现象不少。

商家:商品卖相好生意才更好

在信都区公园东街一家售卖鲜肉产品的冷柜上方,记者看到挂着4盏“生鲜灯”。在红色灯光的照射下,冰柜里的肉看着光鲜亮丽。

“食品被美了颜,消费者容易被误导。”市民张女士表达了心中疑惑,生鲜灯照得肉红润又漂亮,就忍不住想买,往往回到家再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有种上当的感觉。

至于为何安装“生鲜灯”,记者采访调查中发现,肉摊老板的回答几乎一致——“卖相好”。但对于该灯的光源是否会影响消费者判断肉品品质,有肉摊老板表示:“我们保证商品品质,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和灯光没有多大关系。”同时,也有老板坦言:“大家都安装了,我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选了这款‘生鲜灯’生意更红火、货品更畅销”“好生意都用‘生鲜灯’”“好看才好卖”……在电商平台上,记者以“生鲜灯”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有大量店铺在出售这种灯具,部分店铺成交单数达上万单。其中,也有店铺标明“新国标全光谱LED生鲜灯”,价格在55元左右,并在宣传位置附上“符合市监总局灯光要求”字样。

部门:下月起将全面禁用

对此,记者采访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工作人员介绍,2023年6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1号公布,即《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办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

    为此,该局下发了《关于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生鲜灯”的提醒告知书》,做出相关提醒,迅速进行“生鲜灯”自查,要求各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及各市场开办者要认真落实主体责任,迅速对本单位使用的照明灯具进行自查,如有不符合《办法》规定要求的,及时进行更换。

“12月1日起,‘生鲜灯’将全面禁用。如在《办法》施行后发现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的,消费者可拨打12315投诉举报。”该工作人员表示,《办法》施行后,食用农产品销售者仍使用“生鲜灯”的,将依据《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由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依法处置违法违规行为。
0
回复

2023-11-24 14:46:17

使用道具

尚未登录

签到随机积分奖励
签到10天奖励
签到20天奖励
签到30天奖励

快速发帖

内  容:
高级模式
Image B Color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FLASH MEDIA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